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厦门市、区两级工会共同推动 “油耗争议”从调解室搬到协商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7:22:00    

原标题:厦门工会推动一家物流公司与货车司机开展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协商——(引题)

“油耗争议”从调解室搬到协商席(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润钊 通讯员 林依静

“我4月和5月的工资总共少了4000多元,公司解释是因为我油耗超标,但我认为这是正常油耗,不应当扣工资。”2024年5月,在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工业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的调解员郭秀玲交流时,同安区一家物流公司的货车司机张岳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令张岳没想到的是,今年4月,在厦门市、区两级工会的共同推动下,自己和同行们的“油耗焦虑”,在职工方向企业提交的《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协商要约书》中得到了化解。

职工对被扣罚的“油耗款”有异议

关于协商的故事,还要从张岳向同安工业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反映的“油耗争议”说起。

2024年4月、5月,物流公司以“因个人原因导致的油耗超标”为由,对张岳的当月工资分别进行了2219.6元和2000元扣款,这令长期跨省跑车的张岳难以接受。

记者注意到,根据该公司当时执行的油耗新规,公司会根据当月的实际油价对超油或省油的驾驶员在当月工资中进行相应的扣款和补贴。在公司负责人看来,针对司机实施油耗奖罚机制是为防止司机的偷油卖油行为,节约企业运营成本。

然而,张岳并不认可该油耗新规。“货车喷油器雾化效果不理想,油耗可能上升”“轮胎气压过低会增加油耗”“发动机内部积碳过多会降低燃烧效率,也会影响油耗”……在张岳看来,影响货车油耗高低的不仅仅是司机的驾驶行为,因此多出的油耗不应当由司机承担。

“公司制定的油耗新规没有经过职代会审议,不符合民主程序,存在管理粗放问题。”郭秀玲在与律师反复核对张岳和企业双方提交的佐证材料后认为,“工资是货车司机劳动成果的直接体现,油耗则属于企业运营成本,与劳动者的工资无直接关联,直接从司机工资中扣减油耗的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调解成功后迎来企业“自愿体检”

通过现场调解,物流公司返还了张岳3000元的油耗扣款。而这场因“油耗”而起的调解,并未因此画上句号。

沟通现场,郭秀玲和律师向物流公司负责人出示了《福建省企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条例》,公司负责人在意识到企业自身合规用工及配套管理程序不完善后,同意了同安区总工会组织由工会干部、专业律师组成的“健康管家”到企业进行劳动关系“健康体检”的邀约。

在查阅企业规章制度和人资表单,对企业劳动关系进行风险评估后,郭秀玲发现该企业的薪酬规定在国道使用率、安全驾驶等关键指标分级量化方面还不够明晰,司机与企业之间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为此,工会干部为企业开出了三剂“药方”: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重构绩效考核体系、搭建职工诉求表达通道。

今年3月3日,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摸底调研,在厦门市、区两级工会的帮助下,该物流公司职工方将《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协商要约书》送达企业,企业方也积极应约。

为企业和职工搭建对话桥梁

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国道使用奖励”“年度安全奖”“驾驶车辆违章年度处理奖励”等3项货车司机关心的焦点问题被搬上了协商席。

“国道使用率这项奖励,公司目前只设置了3个等级,对驾驶员的激励作用十分有限。”货车司机高强率先提出诉求。

“驾驶车辆违章年度处理的奖励也不应该‘一刀切’,建议在现行固定金额的基础上,结合车型设置3个等级。”货车司机于川认为,企业围绕安全行驶目标设置奖励,有利于在保障司机安全驾驶的同时,帮助企业降低油耗。

“国道使用按6级标准予以300元至5500元不等奖励”“违章处理完结情况和驾驶安全奖按3类车型进行差异化考核”“针对不适合纳入国道使用占比的路线,司机可提前报备,申请免除油耗扣款”……经过协商,最终,货车司机的建议被写入集体合同。

“通过平等对话,我们听到了职工的心声,我们期待和大家一起努力,让司机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协商后,企业方首席代表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调解争议不是终点,协商对话才能更好实现双赢。”

据悉,今年,厦门市总工会已启动以“协商共建 发展共享 和谐共赢”为主题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为企业与职工搭建对话的桥梁。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F(基金)A(空间)S(场景)T(人才), FAST宝安,加速04-14

黄子韬说为造卫生巾“赌上一切”,是悲情营销吗04-14

校企合作向“新”求“质”!清镇市:加速产教融合“双向奔赴”04-14

“为两岸茶业交流发展注入新动能” 厦门市海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04-13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04-13

货车太长没法停?东莞常平:安排!04-12

面对复杂多变形势,沿海外贸大省省委书记和李书福等企业家会面04-11

解码商河|从现“形”到蓄“势”,商河如何迈向工业强县?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