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要约收购依然是部分公司控股的方式之一。根据WIND统计,年内已有浩欧博、交大昂立、成大生物、ST新潮等4家公司发布了要约收购相关公告。业内认为,由于要约收购存在一定的溢价,因此蕴藏部分套利机会。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开向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一般分为全面要约和部分要约。要约收购约定的收购期限一般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各国法律对强制要约收购触发点的规定各不相同,我国目前的强制要约收购触发点定为30%。
ST新潮4月18日晚间公告,伊泰B股拟向公司全体股东发出的部分要约,预定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34.68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1%,要约收购价格为3.4元/股,高出该股18日收盘价两成。
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共计30个自然日。本次要约收购完成后,伊泰B股最多合计持有公司34.68亿股股份,占ST新潮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1.00%。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金帝石油正进行对ST新潮的要约收购,随着伊泰B抛出新的要约收购方案,双方形成竞争要约,这也成为A股历史上的罕见案例。
金帝石油此前计划以3.10元/股的价格,要约收购ST新潮20%股份,要约收购期限为4月8日起至5月7日。这样一来,伊泰B股与金帝石油构成竞争性要约,前者的报价比后者提高了近10%。
还有A股公司被港股公司要约收购。浩欧博1月下旬公告,港股中国生物制药通过境内控股子公司双润正安预定要约收购其1557.05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01%。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内,预受要约的股东账户总数为5户,预受要约1432.61万股,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股份总数的23.0113%。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已届满,且要约收购结果已确认。
从要约收购的目的来看,一是实施行业内横向整合,二是大股东进一步巩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三是借此获取控股权。
如中国生物制药和浩欧博均为生物医药行业,前者通过“协议转让+部分要约”相结合的方式取得浩欧博的控股权。金帝控股曾表示,要约收购基于对ST新潮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同,旨在通过提升持股比例增强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性并取得控制权。
对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对记者表示,通过要约收购,收购方可以快速收购大量股份,从而对目标公司进行控股。不过,由于要约收购通常需要以溢价进行,且需向所有股东发出要约,因此收购方需要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此外,要约收购有时间限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程序和支付对价。由于要约收购为溢价收购,要约价与二级市场股价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
不过,要约收购套利也并非毫无风险。深圳一位私募基金高管表示,要约收购套利的风险主要有两点:一是参与要约的股份比例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参与的资金过多,可能会降低套利收益。二是复牌之后的股价表现存在不确定性,如果股价下跌,可能摊薄要约套利的收益,甚至有可能导致亏损。
相关文章:
辉丰股份(002496.SZ)发布一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1566万元,同比下降67.63%04-22
钧崴电子:与英伟达等客户有深度合作 公司产品在服务器和AI端侧具有良好的应用空间04-21
“上架即秒光”!2600亿元大市场爆发,又一风口来了?04-21
傅鹏博、赵枫、饶刚,最新持仓出炉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