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施工图”变“实景图”!龙门这些圩镇焕新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1:07:00    

  随着“百千万工程”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深入实施,龙门县龙潭镇、麻榨镇、地派镇等各乡镇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从“施工图”转化成高质量发展“实景图”。

  麻榨镇

  因水而兴,沿增江打造滨水景观带

  麻榨镇地处龙门增城交界处,是增江进出龙门的咽喉位置,自古就是增江航运重镇。近年来,该镇乘着“百千万工程”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东风,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绿美龙门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

  走进麻榨镇,山峦苍翠,碧水环绕,美丽圩镇入口标识醒目美观,“水乡麻榨”“千年古埠 增江门户”几个大字彰显着麻榨镇的历史底蕴。圩镇入口通道焕然一新,成为具有辨识度的入镇窗口。

  据麻榨镇副镇长范志毅介绍,当前,麻榨以典型镇培育为契机,立足自身条件,全面推进美丽圩镇建设。通过制定建设规划,严格对标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要求,推动麻榨高质量发展。

  在麻榨镇圩镇美丽示范主街上,沿线房屋披上了崭新的外衣,街道两侧商户招牌风格统一。外立面提升采用广府风格作为主要元素,打造出一片整体协调又富有变化的外立面样板。商铺经营者纷纷表示,街道改造后,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客流量明显增加,生意也越来越好。

  麻榨镇还活化利用闲置办公场所,打造美丽圩镇会客厅。会客厅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两侧墙面布满展示麻榨镇城市规划、历史沿革、产业发展、风土人情的展板,展示架上摆满了麻榨手信。这个功能齐全的会客厅成为麻榨镇对外展示圩镇形象的重要窗口。

  农贸市场作为群众生活的重要场所,也经过了规范化改造。麻榨镇从硬件提升和日常管理两个方面入手,设置了清晰醒目的标识系统,增加了公共厕所、照明灯具等设施,重新铺设地板、设置排水系统、操作台等,打造出一个干净整洁、布局合理、便捷惠民的农贸市场。

  麻榨镇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在增江河沿岸,麻榨镇建设了沿江步道、观景台、驻足点,打造滨水景观带。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坐落在这碧水之畔,群众多了一个娱乐和健身的场所。“环境好,有广场、河边栈道、公园,还有球场和健身器材。”群众点赞道。

  接下来,麻榨镇将紧密围绕“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指引,逐步建立健全美丽圩镇建设运营动力机制,探索出一条契合麻榨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实践样板。

  地派镇

  生态立镇,建设山水风光特色镇

  作为龙门县的“北大门”,地派镇四面环山,拥有优质的山、水、泉、茶资源。近年来,地派镇以“生态立镇、旅游旺镇”为发展定位,积极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圩镇。

  驱车沿着省道353线北上,沿途竹林密布,山峦翠绿。到达地派镇境内,“地派”两个大字映入眼帘,与旁边两棵老榕树相互辉映,形成一幅恬美画面。

地派镇沿河慢行步道巧妙串联起公园各个功能区与特色景观节点。

  地派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张燕妮告诉记者,当前,地派镇围绕“山水风光”特色镇定位,科学编制美丽圩镇建设规划。在编制过程中,深挖文化内涵、突出特色塑造、兼顾就地取材,以点带面推动美丽圩镇建设工作。“我们完善设施建设,对标典型镇培育重点任务要求,谋划实施补短板、填缺项提升工程近25个,总投资额约2亿元。”张燕妮说。

  地派镇美丽示范主街位于省道353线,长度约1公里。沥青铺设的车道宽敞平坦,标识清晰,两侧彩虹标线别具特色,绿植景观错落有致。两旁房屋以米黄、灰白、暖棕色为主色调,外观统一。商户罗小娟表示:“政府对楼房的外立面、招牌进行了统一,卫生比之前更好,客流量增加了,生意比之前好多了。”

  美丽圩镇客厅是地派镇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客厅以简洁大气为主基调,充分融合本地“山水泉茶”文化特色,形成素净高雅的形象设计。客厅面积约200平方米,分为两层,一楼为形象厅,二楼为主展厅。内部设多个功能区,包括主题展示区、文化交流区、助农直播间等,成为展示地派镇历史文化、发展成果以及未来规划的重要窗口。

  地派镇还充分利用圩镇中心闲置荒地,科学布局,新建绿美生态小公园。公园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占比约70%。公园内配备滑梯、秋千,为儿童设置安全的游乐区;设置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器材等,为成年人打造健身活动区。沿河建设的慢行步道巧妙串联起公园各个功能区与特色景观节点。

  下一步,地派镇将继续紧扣“百千万工程”以及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建设要求,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圩镇环境品质,加强宣传引导,发动更多群众参与美丽圩镇建设。

  龙潭镇

  竹乡特色,雕琢手工艺产业小镇

  龙潭镇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昆山脚下,是“国家级生态镇”和“广东省森林城镇”。近年来,该镇紧抓发展机遇,以提品质、强基础、增内涵为目标,全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成效凸显。

  沿着省道353前行,进入左潭圩街,曾经杂乱无章的电缆、电线不见踪影,两侧房屋焕然一新。米白色搭配暖黄色、深棕色的外墙韵味十足,墙面上的竹子体现了本地特色文化。商铺招牌风格统一又不失个性。商铺经营者陈小姐感慨地说:“改造后景色美观多了,来参观游玩的游客多了,对店铺经营有很大作用。”

  目前,龙潭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项目已完成,对左潭、铁岗圩街两侧约380栋建筑的外墙、窗户、披檐等进行翻新,店铺招牌以“一店一招”差异化打造,融入竹木元素,营造竹乡特色。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各色灯光将街道轮廓勾勒出来,流光璀璨,点燃了龙潭圩镇的新活力。

夜幕降临,龙潭圩街的夜景灯光亮起,点燃圩镇新活力。

  铁岗河作为龙潭镇的母亲河,其沿线景观与游憩系统得到大幅提升。龙潭镇创新采用建设拦水坝的方案,结合实际地形高差,设计了三级拦水陂头,不仅解决了交通难题,还打造出宽阔的河道景观。鱼鳞坝和亲水平台的建成,既营造了绝佳的景观效果,又为人们提供了玩水的好去处。两岸护坡绿植繁茂生长,一幅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呈现在眼前。

  龙潭镇竹木制品加工产业发达,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当前,龙潭镇正抢抓机遇,盘活“绿色家底”,紧扣龙门县委对龙潭打造手工艺产业小镇的发展定位,依托传统酿酒和竹木加工行业,打造手工艺产业、酒文化产业和世界级康养旅游胜地。

  龙潭镇党委副书记陈通表示,龙潭镇将继续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深化品质提升,加快推动老旧街区改造升级、新街区规划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竹木加工和传统酿酒产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品牌;优化公共服务,持续抓好环境整治,提升圩镇治理效能,让圩镇“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

龙潭镇创新采用建设拦水坝的方案,在铁岗河打造出宽阔的河道景观。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在“百千万工程”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推动下,龙门各乡镇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这些乡镇立足自身特色,注重品质提升和内涵挖掘,以点带面推动镇域品质提升,不仅美化了环境、完善了设施,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未来,龙门县还将继续深化美丽圩镇建设,奋力打造美丽圩镇建设新样板。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相关文章:

共绘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广东省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项目论证会议举行04-16

“施工图”变“实景图”!龙门这些圩镇焕新颜04-16

刚刚公布: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04-16

品质西海岸|签约6个、开工9个、总投资279.9亿元,董家口经济区大抓项目显成效04-15

东营市东营区一村庄入选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04-15

苏州临顿路焕新“变身”无界园林04-15

“小巨人”凌雄科技入选国家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04-14

临泽:加快项目建设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