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东台:七旬老人三千里绘煎盐图再现海盐记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2:02:00    

“何老真了不起!花3年多时间,行程近3000公里寻访盐民,绘制了这些盐民煎盐场景图,让我们更加了解过去盐民是如何煎盐的。”日前,一幅长达5米、共10组反映盐民煎盐的场景图在东台市东台镇新坝小区的“锦艺葫芦斋”亮相,再现了当年盐民的生产生活场景。附近居民观看后连连称赞。

何以进向大家讲解盐民煎盐场景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何以进今年74岁,从企业退休后爱上彩绘葫芦画,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绘葫芦”东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立意高远、惟妙惟肖,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

为获取更多创作素材,何以进经常外出走访参观。2022年春,他在泰州盐史馆参观时,对“用海水烧盐”展区产生浓厚兴趣。从春秋时期煮海为盐,到近现代废灶兴垦,盐城地区的盐文化发展经历了兴起、发展、兴盛、转型等阶段,形成独有的海盐文化体系。地处黄海之滨的东台,缘海而生、因盐而兴。广大盐民勤劳勇敢、艰辛劳作,造就了历史上“烟火八百里,灶煎满天星”的胜景。“我也是盐民后代,四岁前家里还在烧盐。”何以进说。几年前他曾走访过一些老盐民,这次参观对他触动很大,决定将盐民煎盐场景画下来,让后人通过绘画了解海水烧盐的历史,传承海盐文化。

拿定主意后,何以进立即开始了寻访之旅。他乘坐公交车、骑电动车或步行,先后10多次前往东台市新曹农场匡东分场查阅场志、到大丰原潘丿乡调阅乡志,并寻访东台何垛河遗迹,追溯海盐文化根源。在沿海曾烧盐的地区走访时,他发现健在的老盐民均已90多岁。何以进意识到,若不抓紧收集、整理和记载海盐文化,这些场景将随时间消逝,再无弥补可能。

由于老盐民居住偏僻,有时需提前预约才能见面。2023年秋天的一个雨天,何以进向朋友借了电动自行车赶往老盐民家中,往返20多公里。尽管衣服被淋湿,但因寻访成功,他内心倍感温暖。

在东台、大丰沿海地区,几位曾参与烧盐的九旬老人对“晒灰、淋卤、烧盐”的完整工序仍记忆犹新。他们娓娓道来,还拿出珍藏多年的烧盐工具,印证那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根据老盐民示范的煎盐动作,何以进现场记录写生,回家后细致整理。

2023年上半年起,何以进开始绘制盐民煎盐场景图,常在工作室挑灯夜战。为追求细节真实,他反复揣摩,多次将初稿送交老盐民征求意见,五易其稿后,终于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10组画作。这些作品包括:盐民居住墩子及生活生产用房图、晒灰前夹场子图、晒灰图、收灰图、打水淋卤图、收卤图、刈草收草图、烧盐图、盐包场及盐民卖盐图、亘古苍凉黄海滩图,并配有文字说明,便于盐文化爱好者理解。

何以进计划在合适场地展出这些画作,让更多人了解盐民的生活与劳作,传承海盐文化。(撰稿丨宋晓华 武桂成

相关文章:

中国节气里的京味非遗:谷雨04-20

何以中国丨解码武夷山自然与文化“双世遗”:山水灵韵育茶香04-20

北京文化声明:近日关于封神2的网络相关信息不实04-20

江苏东台:七旬老人三千里绘煎盐图再现海盐记忆04-19

万事利:老字号牵手AI 破译丝巾颜值密码04-19

自贡大安:弘扬中华文明 担当文化使命04-17

开启多彩跨国交流之旅,《行进大湾区》第六季在尼泊尔开机04-17

涉及多领域合作!广西来深举办大健康和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推介会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