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圣丽园:流水线上的叶菜“绿色工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7:19:00    

【来源:丹阳市人民政府_镇区动态】

不靠太阳、不靠人工,在厂房之中也能生长植物……走进访仙镇圣丽园植物工厂,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绿色世界,这里没有风吹雨打、烈日暴晒,也没有病虫害、土壤板结,有的只是整齐划一的生产流水线、精准调控的环境参数和茁壮成长的各类叶菜。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生产线种植:

高效与稳定的“绿色工厂”

走进圣丽园植物工厂,记者被这座现代化的种植流水线吸引:多层钢架顶部装着灯珠,红蓝光线照在水灵灵的叶菜上,整个区域泛着粉色的光,仿佛置身于科幻片的片场;另一边,鸡毛菜则在高架W型的生产线上下滚动,坐着缓慢的“过山车”,一幅充满科技感的种植画卷呈现在眼前。“种菜也有流水线。”该植物工厂负责人蒋洪灿自豪地说。在这里,播种、育苗,佐以养分、光照、适宜温度,一棵鸡毛菜24天就能长成,这种精准的环境控制和高效的生产模式,让植物能够循光向上、拔节生长,不受自然环境的限制。

“一直以来,传统种植都是‘看天吃饭’,风调雨顺还好,遇上气象灾害、病虫害等就会减产。此外,不同季节需要从不同的地方运输,物流时间长导致叶菜不新鲜,成本还高。”深知传统种植的困境,蒋洪灿带领团队尝试着为叶菜搭建一栋不靠天不靠地的“理想房子”。在生产线上,采用的是高标准农业设施,培种养一气呵成,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品控率高,生长率有了保证。“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生产线种植有着显著的优势。土地使用率与传统相比是1:6,种植茬数1:3,产量效益是传统叶菜种植的12倍,且人工需求降低。”据蒋洪灿介绍,目前,圣丽园主要以鸡毛菜、苋菜、空心菜、菠菜等叶菜为主,批量工厂化生产后,可以填补传统种植时的市场空白。

在资源利用方面,圣丽园也有着创新之处。“使用的是计量式水肥一体化,更精准、更方便、更智能。”该植物工厂生产主管葛忠芳说道。这种精准的资源利用方式,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全自动化生产:

现代农业的“未来之光”

2023年立项,对大棚进行了独特的设计,采用双层膜、内外保温、地暖等设备,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智能温控、“光水肥气温”均实现物联网控制;2024年9月开始建设,今年1月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实验工厂,投放1万盘叶菜种植盘;2月产出第一批苋菜,共2000斤,单价15元/斤……圣丽园植物工厂里一切都井然有序,从建设到播种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由智能设备精准控制。

在现代化农业的大方向中,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圣丽园的全自动化生产模式,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和高效的资源利用,植物工厂能够实现全年无休的生产,不仅满足了高端市场对高品质叶菜的需求,还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我们的产品主要面向高端市场,为其提供稳定的供应链。因为我们能够严格‘品控’,确保每一棵叶菜都长在消费者的审美上。”蒋洪灿告诉记者,他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打造10个3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工厂,建立标准化体系,统一建设、运营、管理、追溯、自动化模式,并成为可复制的植物工厂。这一目标,不仅是对圣丽园植物工厂自身发展的规划,更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

“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植物工厂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绿色和健康。”蒋洪灿充满信心地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圣丽园:流水线上的叶菜“绿色工厂”04-07

新华日报:亨通光电探索建设“万兆工厂”04-06

厄瓜多尔首都引入首批双源无轨电车,来自宇通04-03

新成果揭示植物病毒“作恶”过程04-03

养护公司五莲养护中心:多措并举齐发力 筑牢公路安全线04-02

山东移动推出自动部署工具 提升DeepSeek部署效率04-02

市工信局举办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专题培训会暨绿色制造动态管理表填报说明会04-01

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成立|关注2025中关村论坛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