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湾区硅谷初具规模 何以港科大(广州)能催生创新创业热带雨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6:0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自2022年9月在南沙建成开学以来,截至2025年2月学校已涌现出超过100个不同阶段的师生创业项目,全力打造湾区“硅谷”。

港科大(广州)。校方供图

倪明选介绍,港科大(广州)师生已注册创业公司超70家。41家注册在广州的公司中,有36家注册在南沙区,业务集中在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环境能源、生物医药、机器人、元宇宙等科技领域。

大湾区“科创雨林”日渐丰茂

累累硕果与政企合力打造“科创雨林”密不可分。

从地图上看,港科大(广州)位于南沙最北部的庆盛片区,这里也是《南沙方案》三大先行启动区之一。

2024年以来,广州市政府多次提出推进“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建设。当年9月,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三方合力共建的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在南沙越秀iPARK粤港智谷揭牌。该基地是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的先行启动区,由同样位于南沙的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负责运营,主要承接港科大、港科大(广州)及优质港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总规模10亿元的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以及累计签约规模达14亿元的合作直投基金,为园区初创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2025年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再次强调“深化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建设”。倪明选表示,“提出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就是希望在离学校最近的地方走出第一步。创新创业并不是开个公司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把生态做起来,上下游链条所有要素都要齐备”。

政企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校方供图

记者了解到,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具体操作方式,是港科大(广州)、运营服务机构作为“前店”组织链接创新人才、优质项目、核心技术、社会资本、空间载体等资源,释放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政府部门作为“后厂”提供调节支撑作用,引导各项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共同打造科创生态的“前店后厂”,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落地。

据了解,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先行启动区面积约两万平米,分两期交付。一经划定,如引擎开动接连爆破创新创业热潮。

2024年11月,创新区三方共建协议正式签署,首期交付使用约1万平米。截止目前,已有一半交付给入驻团队,超20个港科大及港科大(广州)初创企业进驻常态化办公。运营负责人介绍,部分企业还在搬迁、装修,预计今年上半年,部分营收千万的生态龙头企业将整体搬迁进入庆盛。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引入30个创业项目,包括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广州)在校师生、校友创办的企业及于他们展开合作的行业上下游企业。到2025年11月,创新区将再交付约1万平米。

据介绍,港科大师生创业企业凯佳光学科技和固纳新材料两家企业,经过前期孵化,已经成长为年营收千万级的业内领先企业。

其中,凯佳光学主攻中高端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光操控系统以及工业模组化激发光源、光检测设备,在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孵化4年以后,发展到了规模量产的阶段。导入创新区成为产业龙头后,它将吸引上下游产业集聚。

固纳科技由港科大(广州)高平教授及其博士生顾其傲创立,专业从事高性能聚乙烯薄膜研发、生产与销售,早期聚焦高端超薄锂电池隔膜领域,目前已获数千万元种子轮及天使轮融资。

各领域科创企业纷至沓来,串珠成链:港科大(广州)红鸟硕士班在读生张茂峰创办的未来动力,是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及机器人教育体系供应商;港科大(广州)汤凯教授和多位博士共同创立的广州智科自动化,致力于激光增材制造、增减材一体化制造和激光修复再制造技术……

科创雨林的味道愈发浓郁,串联穗莞深的独特地理位置,加上港科大(广州)的吸引力,东莞深圳两地的校友企业纷纷提出落户庆盛的需求。

为何港科大(广州)能催生创新创业“热带雨林”

该校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熊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港科大(广州)从人、政策和文化三个层面立体塑造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

人的层面,就是有了好的创业政策,吸引具有创业精神的人,让参与创新创业的人获利。

政策层面,要能解放创业者的思想,鼓励去创去闯,用尽可能大的容错机制保护九死一生的创业,保护创新精神。

熊辉表示:一个地方能够形成很好的创新创业文化,首先得益于政策引领,包括政府和学校的政策。港科大(广州)的政策就是旗帜鲜明吸引创新创业,吸引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老师和学生,保护他们,共同形成创新创业氛围。

熊辉介绍,港科大(广州)成立两年多,INNOTECH创科嘉年华也举办了两届,学校希望将INNOTECH打造成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校创科嘉年华,以促进校园企业的持续发展,给全球投资者作展示。从第二届开始,INNOTECH就走向国际化。未来,学校会继续做立足高校的、小而美、小而精、富有强烈孵化文化氛围创科平台,真正做好知识转移。

其次,学校一直在思考,两年多不仅把七十多家企业孵化出来,更要帮助它们度过婴儿期、发展壮大。

他介绍,港科大(广州)是理工科大学,老师有硬科技,但在市场能力、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学校尽可能多招懂市场、懂管理、懂融资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创业。“学生实际上是港科大(广州)校企创业的主体,老师属于站在背后的人”。

“我们认为,‘一个老师一家公司’这种模式的成功概率非常低”。他举例说明,如果一个老师后面有十家企业,带着十个学生做不同方向的创业,这样成功概率会高很多。老师的专注力能集中在从零到一的创新和技术产品化,学生则负责产品产业化。而学校作为政策制定者,会鼓励教授多头创业,而不是一头扎进公司的日常运营中。

未来,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启动区将进一步面向境内外推广科创企业落地南沙庆盛发展优势,吸引广州大学城高校、香港八大高校、澳门五大高校的创新人才到南沙创新创业发展机遇,逐步在港科大(广州)周边形成“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

相关文章:

乘港澳列车出境游要注意什么?小贴士请收好04-04

小学语文老师写黑板字,一整个惊艳住了!04-04

有位停!广州多个繁忙地铁站口新增“电鸡”停车位04-04

深圳龙岗这场赛事,激活百万职工创新基因!04-03

广州最新人事任免04-03

创富港拟投资200万美元设香港子公司04-03

专访丨美关税政策将推高欧洲企业和消费者成本——访马耳他经济学家法布里04-02

莒县这里有全程“陪跑”服务!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