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亚洲前首富李兆基将归葬家乡顺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0:33:00    






李兆基的商海人生,从广东顺德开始萌芽,后来成为香港商界的传奇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成孟琦

编辑|杨秀红


4月9日,恒基地产集团创办人李兆基家属正式在媒体上刊登讣文,宣布李兆基将于4月27日在香港殡仪馆设灵,4月28日上午举行团体公祭,另择吉时扶柩返回原籍顺德大良安葬。

据悉,李兆基家族墓地为顺德的飞鹅墓园,早年由李氏家族开发,李兆基父母也长眠于此。

李兆基于2025年3月17日逝世,享年97岁。其1928年2月20日出生于广东顺德大良,曾任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及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主席,新鸿基地产有限公司副主席,东亚银行、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及仁安医院董事、特区首届筹委会暨推选委员会委员及顺德联谊总会首席荣誉会长等。

家中排行第四的李兆基,又被称为“四叔”,其商海人生,从广东顺德开始萌芽,后来成为香港商界的传奇。

香港的商业传奇
生于广东顺德商贾之家的李兆基,家族在当地经营黄金、兑汇及外币买卖。6岁那年,李兆基遵从家族安排成为李家的金铺学徒;12岁就会看金、烧金、点金,成为店铺的“小掌柜”;15岁开始独立管账,为今后开拓商业版图打下坚实基础。

1948年,20岁的李兆基“工龄”已有14年,带着父亲给他的1000港元开始闯荡香港,从家族熟悉的外汇兑换开始,李兆基的生意很快拓展到当时还是“蓝海”的房地产市场。与已经成熟且竞争激烈的黄金交易市场相比,香港的房地产市场的“萌芽”才刚刚生发。

1958年,30岁的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德胜等八人合资成立永业公司。1963年,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德胜三人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郭德胜出任主席,持股40%;李兆基出任副主席兼总经理,持股30%。

在新鸿基的创业过程中,李兆基开创性地在香港推出“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改变了当时楼市整栋出售的销售模式,还创造了对香港市场影响深远的分期付款模式。这样的创新使其公司兴建的项目能快速出售,李兆基的地产公司也在香港站稳脚跟。

1975年,47岁的李兆基自立门户,创办恒基兆业,随后具有开拓精神的他,在恒生银行、中华煤气、美丽华酒店、东亚银行、香港小轮集团及仁安医院等处任职,产业横跨地产、金融、零售、物流。

李兆基与郭得胜、李嘉诚、郑裕彤掌管的四个家族被外界并称为香港的“四大家族”。

反哺桑梓助力教育
作为顺德大良人,李兆基功成名就于香港,却常说:“顺德是哺育我成长的故乡,美好的童年回忆常萦绕在心头,支持家乡建设是我多年的心愿。”

据悉,李兆基的祖宅位于顺德大良老城的蓝田路宝华巷1号,与岭南四大名园之首的清晖园相邻。

顺德区政协原主席招汝基表示,20世纪90年代,李兆基经常回到家乡顺德参加活动,不仅关心教育事业,也积极支持医疗卫生事业。21世纪以来,由于李兆基年纪渐长,返乡的次数少了,但每年也会派代表参加重要活动,例如李兆基中学校庆等,捐款捐物的善举一直持续。

“在顺德,提起李兆基的名字,顺德人充满感恩与敬意,他的慈善精神、大爱之举令人动容。”招汝基表示。

在李兆基的家乡慈善版图中,教育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块,这都是因为李兆基认为:“我不是捐钱救济穷人,我是诚意地扶助他们自力更生。我之所以特别重视教育,因为作育英才,万亿人民受惠,千万年得益。”

李兆基对家乡教育事业的贡献,最早开始于佛山知名中学——李兆基中学。

20世纪90年代初,李兆基捐资8000万港元,兴建李兆基中学。1994年,在学校奠基仪式上,他携二儿子李家诚亲临现场。1996年,李兆基捐200万港元在中学兴建游泳池,后又捐资500万港元设立李兆基中学奖学金及维修基金。

2007年起,李兆基还在学校内设立“李兆基博士奖学助学计划”“李兆基博士大奖”。据李兆基中学介绍,从设立奖学助学计划和“李博士大奖”至今,共有超过1000名中学生接受帮助或获得嘉奖。

此外,1980年,捐赠310万港元兴建顺德医院;1991年,捐赠500万港元建设顺德体育中心;1996年,顺德举行首届教育基金百万行,李兆基又带头捐资150万港元,并全程参加活动;1999年,李兆基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捐赠5000万港元。

李兆基还长期支持顺德文化遗产保护。1985年和1989年,他与其他香港乡亲共同捐资,支持顺峰山太平塔和青云塔的修缮工程。2018年顺峰山双塔再次启动修缮计划时,李兆基作为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荣誉会长,继续通过基金会参与募捐支持,助力文化遗产活化。

1992年11月,李兆基被授予“顺德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根据顺德区政府官网,截至2024年,以制造业和美食闻名的佛山市顺德区,已连续13年蝉联“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榜首”。至2024年底,顺德家电产业年产值突破4000亿元,产值约占全国家电产业规模的15%;顺德机械装备产业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1500多家;顺德机器人产业拥有从关键零部件到本地制造、系统集成与应用的完备产业链,带动工业企业应用机器人数量保持年均20%的增长势头。

图片

责编 | 秦李欣

图片

相关文章:

商业航天发展有多快?5—10年内有望实现太空旅游04-13

邵阳绥宁县:“空中走廊” 运竹忙04-12

解码商河|从现“形”到蓄“势”,商河如何迈向工业强县?04-11

国货巨头中唯一利润下滑品牌,5523次投诉“独占鳌头”,李宁掉队了?04-11

港股11日涨1.13% 收报20914.69点04-11

“创·造未来——香港工业新时代”展览体现香港工业转型发展04-11

亚洲前首富李兆基将归葬家乡顺德04-10

香港放宽跨境理财通非私行客户上限:由1000名增加至3000名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