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邵阳绥宁县:“空中走廊” 运竹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8:31:00    

无人机“上岗”搭建“空中走廊”。

红网时刻新闻4月11日邵阳讯(通讯员 唐芳艳 周玉玲)绥宁县境内竹林资源丰富,现有竹林面积80.58万亩,立竹数1.8亿株,莽莽竹海既是大自然赋予当地的瑰丽宝藏,亦是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然而,传统搬运方式效率低、运输成本高,加上山高路陡,楠竹下山难如同一道紧箍咒,制约着当地竹产业的蓬勃发展,村民长期面临“守着金山难变现”的困境,往往望“竹”兴叹。如今,随着农业无人飞机的轰鸣声在山间回荡,这一难题正被科技力量破解。该县创新引入无人机吊运楠竹,通过“空中走廊”将深山楠竹高效运出,开辟了运输“快捷”道,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无人机将楠竹吊运下山。

4月10日,在瓦屋塘镇水庙村的楠竹林上演了一场“科技秀”——伴随着一阵阵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农业无人飞机在竹林间灵活穿梭,在技术人员的熟练操控下,将捆扎好的楠竹从陡峭的山林吊运至山下的指定地点。短短几分钟,原本需要耗费大半天人力才能运下山的楠竹,便轻松完成了“出山之旅”,这标志着当地农资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有了创新解决方案,也为山区竹产业转型升级按下了加速键。

据了解,这款专门为山区物资运输研发的大疆T100农业无人飞机,将改变传统人工搬运楠竹的弊端,最大载重85公斤楠竹,每天可完成近5亩竹林的运输任务,效率是人工的15倍。

技术人员给吴发新讲解无人机操作。

水庙村二组村民吴发新长期在村里承包山林用来销售竹子,已有四五年时间。然而,由于人力成本高昂和效率低下,他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家庭日常开销。今天,吴发新在村里目睹了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进行楠竹吊运作业,他发现这种新型运输方式既便捷又高效,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知还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他立即在现场订购了一架无人机。

政府组织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无人机操作培训。

为推动无人机吊运项目落地生根,绥宁县积极作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给予购置无人机补贴、提供低空飞行审批便利等,累计投入资金数百万元,为项目实施扫除障碍。同时,政府组织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无人机操作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新型运输方式,提高作业效率。

这场技术展示不仅点燃了竹农们的热情,更吸引了竹产业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来自怀化市洪江竹木加工厂的负责人高山,专程赶到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款无人机在竹木运输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他计划回去后好好研究如何在自己的加工厂推广使用这种运输方式,相信这会给竹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能让竹农和加工厂实现双赢的局面。

楠竹产业链注入了活力。

无人机吊运楠竹下山,带来的不仅是运输环节的变革,更如一颗投入产业湖水中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为整个楠竹产业链注入了活力。在山脚下的绥宁县瑞昇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阳粮慧喜笑颜开望着刚运到的一批新鲜楠竹。据了解,该公司今年新增了十条高端竹制品生产线,主打环保型竹餐具用品,产品远销国外,预计年产值将比去年增长30%。

在竹户们的欢声笑语和工厂机器的轰鸣作响中,无人机穿梭于绥宁县的崇山峻岭,编织出一幅科技赋能乡村的壮美画卷。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曾经困于深山的楠竹,如今借助科技羽翼,正飞向产业振兴的新高地,一场以智慧物流为牵引的产业变革,正在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相关文章:

全球首个!我国公开6G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04-12

邵阳绥宁县:“空中走廊” 运竹忙04-12

常德智航救援:空中救护车开创者引领医疗物资运输新革命04-12

邵阳绥宁:无人机“上岗”搭建“空中走廊” 智解吊运楠竹下山难题04-12

解码商河|从现“形”到蓄“势”,商河如何迈向工业强县?04-11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定向项目预赛举行04-10

亚洲前首富李兆基将归葬家乡顺德04-10

吉林:备春耕工作有序推进(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