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次创业,香飘飘的主驱动轮,终于要提速了
文|方玮
日均倒闭40多家门店的中式茶饮还可能有蓝海吗?做了20年奶茶的香飘飘创始人蒋建琪在2025年终于确定:有,而且可能有1000亿元市场空间。
2005年创立的香飘飘于2017年上市,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奶茶第一股”。只是,在茶颜悦色、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杀”成一片的那些年,已经“围绕地球61圈”的香飘飘,显得有点太低调了。
2024年,喝着香飘飘长大的90后突然发现,“奶茶祖师爷”又杀回来了。光是杭州、成都的两家奶茶店,3个月内就上了多次热搜。“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上市一天卖出6万杯,“吊打”最大现制茶饮品牌全品类销量总和。
经历了2020年—2022年的营收下滑,香飘飘在2024年底、2025年初,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增长密码”。不是“颜值经济”,不是“流量变现”,不是“二代接班”,而是5000亿新式茶饮市场中的全新赛道,现制茶饮红海之中杀出的蓝海。

60岁“老师傅”玩的不是流量,是数据
玩转电视时代“流量”的蒋建琪自谦不太懂现在的“流量密码”,甚至,“有时候觉得不可思议”。但这不影响香飘飘短短半年内迅速在网上“翻红”。
“看不到茶叶,装什么真茶?”“不到明前,拿什么上新?”“贴脸开大”式的营销广告,堪比T台男模的“制茶男团”,推着16元/杯的“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线上两周售罄30万杯。
“你要相信年轻人,放手让他们干,不要事事都管着。”蒋建琪承认,自己是60后,而香飘飘的目标人群90后、00后,“他们的价值取向,他们的喜好,与我们完全不同。”
“一定要忍住。”蒋建琪承认,在香飘飘的品牌营销转型中,他做的就是把握原则,以及“忍”。
“忍”字诀背后,蒋建琪内心经历了很长的纠结。和很多企业创始人一样,蒋建琪把香飘飘也看成了自己的孩子,总担心行差踏错会伤害到这个“孩子”, 但最终还是决定,抛弃固有的思维,放手让专业团队干,“只要不触犯边界和原则性错误,就没有不可以的事情。”
“我们的年轻人非常厉害。他们有一个专业团队,每天研究如何吸引流量,如何建立自己的流量池,如何在公共领域发展,如何在私域中实现活跃……”香飘飘“网红”了半年多,自称不太懂的蒋建琪,聊起“网络流量”,其实也很有一套。
毕竟,“奶茶祖师爷”本来就是玩转流量的鼻祖。曾经脍炙人口的“绕地球三圈”,就有蒋建琪的参与,而电视时代最火的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中国梦想秀》,也都曾有过香飘飘的身影。
“从原有的营销模型到现在转型,它的底层逻辑并未发生变化。”蒋建琪说,就像钓鱼要去鱼多的地方,网络流量也是,要了解目标人群的关注流向了哪里,“他们在哪些媒体上,我们就到哪些媒体上与他们合作,当然媒体需要分析。”
实际上,香飘飘“网红”表象背后的实质,就是商业数据,这也是做了几十年消费品生意的蒋建琪,最懂的一套。
“未来我们的总体发展方向是,让线上成为产品孵化中心。”蒋建琪发现,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信息都能够通过选品——试销——探测——数据回流分析的一整套数据链,提高营销精准度,这比以往新品上市派出2万人—3万人的地推做营销和数据收集,要快得多,也实惠得多。
说到这里,蒋建琪拿起桌上的“鲜咖主义”杯装咖啡介绍,就是通过线上销售发现,这款产品受到了“精致妈妈”群体的喜爱,并形成复购,已经积累了一批忠诚消费者。针对这样一批人群、地域实施精准营销和渠道推广,让“流量”更为高效的转化为销售。
说到底,香飘飘要的不是“网红”,更不是赚个吆喝,而是“品销合一”,用品牌营销,实打实带动销售增长。
与某些品牌“明星带货”的失败形成鲜明对比,香飘飘邀请周震南、夏之光等明星空降直播间引爆流量,分别创下分钟级别成交1000+订单、单日总成交3.6万杯销售记录,高频霸榜抖音冲饮销售榜TOP1。

“重回主流”的香飘飘,专注茶饮店到不了的地方
如今,“看到光”的香飘飘,正悄摸摸进行着史上最大的一次转型,这是比2017年提出“二次创业”并推出即饮产品矩阵,由单一品类走向双轮驱动之后,更大的一次调整。
“三次创业”至晚于2020年就已酝酿,因为,从这一年开始,香飘飘的研发费用,已经连涨了5年。到2024年9月,随着原叶现泡奶茶、原叶现泡轻乳茶的推出,这场直指新消费时代的转型,终于浮出水面。它也将奠定,这家20年的“老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态势。
因为,以“双轮驱动”为目标的香飘飘,虽然即饮业务已经连续三年持续增长,但直到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占比更高的冲泡类产品,并未显示增长态势。
2017年,香飘飘进军液体奶茶市场,开始“二次创业”,推出了Meco牛乳茶、兰芳园丝袜奶茶,又在2018年推出了Meco果汁茶。从此,即饮业务线逐步扛起了香飘飘的“第二增长曲线”,在2020年—2024年,这部分收入占从6.57亿元增长至9.73亿元,占公司收入比例从17.63%提升至29.61%。
遗憾的是,近年的经济形势下,没能让即饮业务的快速增长,带飞整个香飘飘的业绩。毕竟,占比69.09%的冲泡业务,仍是它的主要“驱动轮”。想真正跑出属于全公司的新增长,香飘飘必须找到冲泡领域的第二增长曲线。“原叶现泡”是那个筹谋已久的新驱动,而新品的销售数据,验证了它的可行性。
2024年9月上市以来,香飘飘原叶现泡轻乳茶、原叶现泡奶茶线上销售分别突破200万杯、70万杯。在香飘飘每年数亿杯的销量数据中,它无足轻重,但它在线上的成功,向香飘飘40万家销售终端,展示了杯装奶茶全新的未来。
“我们并不期待互联网渠道能在当下作出多大的销量贡献,也不会让线上销售对线下经销商形成冲突。”香飘飘管理层透露,公司在2024年对它的定位,进行了“微调”。
这是至关重要的“微调”。因为,香飘飘与所有开始拓展线上渠道的消费品一样,都必须对原有渠道商,给出一个合理的、有希望的解释。何况,线下40万家销售终端,几乎是全中国现制茶饮门店的总和,是香飘飘在杯装茶饮市场始终稳坐第一的重要原因,更是它在未来与现制茶饮的竞争中的重要优势。
是的,在多年低调之后,香飘飘不再回避它与现制茶饮的竞争。
“目前茶饮店与我们的消费者大部分都是90后、00后、Z世代、精致妈妈这些人群”,蒋建琪坦承,现制茶饮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平价、低价茶饮店的发展,打破了现制饮品与饮料之间的价格鸿沟,“不光对我们,对整个饮料行业都形成了巨大压力。”
饮料本就是红海,现制茶饮现在也“卷”成了红海,当2.5元—8元的香飘飘,遭遇了4元—10元的蜜雪冰城,香飘飘给自己找到了全新的蓝海。它不和蜜雪冰城PK,而是对标霸王茶姬、coco奶茶等定位更加高端的茶饮,“复刻”每种奶茶品类中的爆款,同时,便宜很多。
在小红书、抖音等生活消费社交平台,“复刻伯牙绝弦”“自制coco珍珠奶茶”俨然已是一条新赛道。那些在家自制奶茶的年轻人,追求的不仅是一杯茶,还有“现冲”“手作”仪式感、“食品健康”的安全感和刨除了品牌溢价的性价比。而香飘飘,正用全新的健康品类和更加年轻化的包装、更具情绪价值的冲泡体验,迎上这股新趋势。
这是Meco、兰芳园两大即饮品牌,已经探出的成功之路。装在杯子里的果茶和丝袜奶茶,用一个看似简单的包装变化,赋予“喝茶”不同于瓶装饮料“喝水”的仪式感和品质感,蹚出了一条瓶装饮料“贵替”和现制果茶“平替”之间的增长之路。
2024年,“元老”品牌香飘飘,也在全面摆脱粉末状、植脂末固有印象,通过“0反式脂肪酸、0植脂末、0香精”的三零健康标准,将冲泡奶茶带入“原叶现泡+液体鲜奶”的健康新时代。
当对“健康”的追求达到极致,“原汁原味”成为香飘飘的“进阶”追求 。狂卖超200万杯的“原叶现泡轻乳茶”,使用“原叶茶包”搭配“牛乳锁鲜杯”,一方面,原叶茶包选用整片优质茶叶,更大程度保留了现泡茶饮的丰富的口感;另一方面,牛乳锁鲜杯借助瞬时杀菌锁鲜、无菌冷灌技术,保证了液体鲜奶的天然与口味。
蒋建琪不承认自家的产品是“平替”,他觉得,香飘飘研发的新品是超越,是“质价比”——同等价格下,品质更好;同等品质下,价格更低。这也是香飘飘在原有价格优势遭遇挑战之后,为自己找到的全新价格空间。
“另外,我们的便利性在空间上与现制茶饮形成差异;在时间上,现制茶饮到晚上你喝不到,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拿到。”蒋建琪认为,办公室、家中茶吧、户外露营,只要人们能够坐下来,喘口气,忙里偷闲享受一下生活的场景,都是未来香飘飘的“蓝海”,而且,不用花上半小时或更长时间等外卖。

“随时随地香飘飘。”这是一个与现制茶饮和现有饮料品类,都不同的新赛道,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也会成为香飘飘独有的赛道。
首先,“复刻”并不容易。根据网友们贡献的配方,想复刻一款经典奶茶,光奶可能就要三、四种,纯牛奶、厚牛乳、旺仔牛奶甚至奶油,更别提茶叶可能还要拼配。
“消费者的嘴巴是不能骗的。”做了20年奶茶,蒋建琪深知“好喝”有多重要。
香飘飘的“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用的是千元级每千克的真正明前特级龙井茶,均为一芽一叶。因为,“明前茶和明后茶,喝起来确实不同。”这其中,有茶多酚、氨基酸含量的微妙差异,产地、海拔的重要影响,还有保鲜技术的运用。
香飘飘花了20年时间研究茶叶,通过不同茶叶、花类拼配,同时,和浙大茶学院、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研究,才实现了茶叶保鲜、高效出汤,从而不断地成功“复刻”经典茶味。
而香飘飘的“小奶杯”,更是蒋建琪引以为豪的秘密武器。如何在0香精、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的情况下,实现浓郁奶香,热量相当于半个牛油果,同时,又能在常温状态保持新鲜品质和口感,“这个技术现在别人都没有。”
“既要又要还要。”蒋建琪主动说出了时下的消费趋势,既要好喝,又要健康,还要便宜。前两者,香飘飘都做到了。
但在真材实料的前提下,如何变得更便宜,不容易。蒋建琪算了一笔账,一杯售价16元的“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需要4克—5克茶叶,加上小奶杯等其他物料的生产成本,毛利率极低。
“所以这类产品我们也只能做成季节限定款。”蒋建琪说,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品牌营销,真正赚钱,还得靠常规产品实现规模效应,同时,降本增效。
这同样是Meco和兰芳园走过的成功之路。2024年,香飘飘即饮业务的毛利率,由2023年的18.41%再增6个百分点达到24.88%,这是该品类毛利率连续第二年实现6个百分点以上增长。
当即饮业务总盘子做到10亿元级水平,香飘飘多年投入形成的规模效应,终于显现。
香飘飘的规模效应,不局限于某个业务版块。细看“原叶现泡轻乳茶”的生产商,成品与“小奶杯”的生产商,都是“兰芳园食品有限公司”。与博世合作建成的第一条国内大口径杯装无菌灌装生产线,采用UHT瞬时杀菌等技术、EVOH航天级高阻隔材料,无任何添加剂保质9-12个月的生产技术,在撑起常温果茶持续增长之后,又成了轻乳茶研制成功的秘密武器。
就像人们对现制茶饮行业“内卷”的理解,“卷”完了生产,就是供应链之争,把奶源、茶源的价格做到极致。在这条路上,香飘飘比别人早布局了20年。
“我们对奶类制品的研究一定比现在茶饮店深得多。同样的奶,荷兰的与澳大利亚的以及我们国产的牛奶,成分不同,细品下来,口感味道也不同,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的,我们都有研究。”蒋建琪说,对香飘飘而言,中国的奶业供应链,几乎是透明的。
至于茶叶,香飘飘也摸熟了,光为果茶研发,就做了4万多次实验,萃取茶叶100吨。蒋建琪和管理团队都去茶园实地考察过。“有些茶叶比较特殊,比如云南的滇红,我们包了茶园。安吉白茶和龙井绿茶的园区,去包已经不具备太大意义,市场已经非常成熟,自己生产不一定比采购便宜,可以采用定制化模式,选择好的茶园,让农户不施化肥、农药。”
不断强调要做出最好产品的蒋建琪,此时才流露出一点成功商人的精明。
实际上,新品频出、营销活动频发的2024年,香飘飘的毛利率,反而上升了,这是公司自2022年各项降本增效工作后的结果,多年前推行智能化生产埋下的伏笔,开始显效。
未来,香飘飘不打算把产业链拉得太长,也不会把步子迈得太大,而是打算一步步稳稳地,实现这次史上最重要的转型。
为此,香飘飘在2024年牺牲了一点电商和冲泡业务收入,让冲泡业务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了渠道库存良性回归和产品价盘稳定。同时,在过去三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基础上,推出新品,并根据零食量贩渠道、餐饮渠道销售特点,针对性开发了定制款产品。
当品牌、产品、供应链都已齐备,只欠东风。
现在,香飘飘要做的是,坚持长期主义,持续打造现有渠道热销势能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以零食量贩渠道、会员店、餐饮渠道等为代表的新兴渠道,拓展业务机会。“我们的原则非常清楚,经销商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在终端消费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优先帮助经销商转型,协助他们开拓新的渠道。”蒋建琪说。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蒋建琪经常在公司讲这句话。因为经销商和投资人一样,都是务实的。随着香飘飘的即饮果茶越来越多摆上学生的书桌、春节的礼盒中,新老经销商们,越来越快地接受、推广,撑起了即饮板块持续3年的增长。
2025年,当人们看到香飘飘全新的产品销售数据,看到线上数据在线下样板城市的验证和放大,他们开始相信,香飘飘描绘的那片千亿“蓝海”真的存在。
现在,20岁的香飘飘就站在这片蓝海边上。连涨三年的即饮业务,调整后蓄势待发的冲泡业务,殊途同归,让香飘飘成为拥有品类更多、质价比更高、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茶饮店”。“奶茶祖师爷”加速冲出第二增长曲线的“风火轮”,已经安上。
相关文章:
特别策划丨中国奶茶第一股的“三次创业”04-27
快讯丨长沙奥体中心项目开工04-27
五一档观影指南来啦!请查收→04-26
电影市场“含金量”持续上升,多家影视公司一季报业绩明显增长04-26
连云港上市18周年:市值增长缓慢,财务表现稳中有升04-26
维峰电子一季度净现金流为-1.27亿元同比下滑251.66%04-26
中通客车:拟1亿元-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04-25
宋巍:“赛事经济”如何打破同质化瓶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