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风景名胜】
导语
近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公布了35个风景名胜区文旅融合典型实践案例,集中向行业内外展示风景名胜区在“文旅+”“+文旅”重点方向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发布案例的具体情况,以飨读者。
“洞庭仙岛,风雅君山”
风景文化传承与景区提质发展
的规划实践
申报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所属类型:
文旅+风景传承
君山景区是岳阳楼—洞庭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个景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东洞庭湖中最大的岛屿,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君山是构成岳阳市“湖岛楼城”景象一体的关键点。
一、文化研究
1. 历史上的君山
君山岛历史上有记载的文化景点达30余处,可以说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对君山的建设。一些重要景点如洞庭庙、朗吟亭、有缘寺、秋月亭、君山茶园等都是在宋代建设兴起。
米芾的潇湘八景之洞庭秋月、潇湘二妃、柳毅传书均是专属于君山岛的风景资源,在中国的名胜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典型性。此外,历代达官贵人把君山看成神的化身,认为它知天意,能占吉凶,不少人每到君山,便建庙、塑神、题字、刻石,祈求赐福。
2. 诗词中的君山
各朝代提及君山的诗词量以唐宋为盛,唐张说首开先河吟诵君山景物,将“天下福地”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于世人面前。至宋代,君山诗词文学作品数量达到顶峰。从诗词描绘的场景及关键词分析,因岛上湘妃等神灵传说,君山仙岛的印象贯彻始终,在各个时期都有提及;而对君山的“君山一点”“青螺”“青眉”“孤峰”的描绘勾勒出了君山岛精致秀丽、空灵孤傲的特质。文人笔下的君山,流露出“仙气与风雅”的气质。
3. 绘画中的君山
根据嘉庆九年巴陵县志上的君山手绘图可见,历史上的君山异常繁盛,建筑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人文胜迹遍布、是典型的湖中仙岛。
4. 君山与洞庭湖
先秦至今,洞庭湖水面受不同因素影响逐步扩展,至清道光年间达到巅峰后由盛转衰,而洞庭景色尤以唐宋为盛。目前洞庭湖水面大小亦与唐宋时期相近。

二、风景特征
1. 历史悠久的潇湘传说
柳毅井、湘妃墓独特的风景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使古老神奇的君山拥有了众多的传说和故事,湘妃泣血、柳毅传书、秦皇封山、汉武射蛟、洞宾吟诗、杨么起义、李白泛舟、乾隆考臣等传说和故事在民间也广为传诵,源远流长,为君山增添了更多奇异色彩。
2. 生态优良的湖中仙岛
君山山湖一体,植被茂密,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君山的生态和仙岛在诗词中就可窥见一二,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君山自是小蓬瀛”。
3. 人文荟萃的风雅胜境
针对君山的诗词在两汉时期便有,到现代不计其数,也有关于君山的诗词专著,可以说君山自古就是被文人眷顾的风雅之地。
4. 气象万千的天景天象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由于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君山又坐落于洞庭湖中,是非常好的观湖点,洞庭秋月、洞庭日出、雾锁香炉、晚霞夕照等丰富的天景天象。
5. 享誉天下的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茶,其色、味、香俱佳,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久享盛誉,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三、主要问题
1.文化断代,君山历史厚重,特色鲜明,但围绕君山风景展示严重滞后,大量的古景点在解放前遭到破坏;
2.游程过短,景区缺少可游性和参与性;
3.视廊不通,观湖视廊没有打开,湖岛优势未能体现;
4.风貌杂乱,景区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景区定位
岳阳市“湖岛楼城”风景一体,君山和岳阳楼遥相呼应,形成了岳阳市的文化底色。如果说岳阳楼代表了“家国天下,济世情怀”,那么君山则是“山水仙境,诗雅文心”的典范。基于对自然和文化的研究,立足中国名胜本质,提出君山定位:“洞庭仙岛,风雅君山”。

五、发展战略
1. 营造风景君山
营造山湖一体的风景系统,尤以突出观山湖景象空间的景象点营建,修复环湖生态湿地,保护水域空间,突出湖岛一体的风景关系;展现优质风景资源、最大化展开观湖界面,优化游览节奏,根据自然特点、历史遗迹分布及文化传承需求,形成主次分明,动静结合的风景序列。重视山水环境氛围的营造,风景建筑仅作为山水眉眼,不喧宾夺主,展现宋韵风景的简远、疏朗、雅致、天然风景氛围。
2. 彰显文化君山
在文化层面突出对柳毅传书、潇湘二妃、朗吟飞升等君山传统故事的传达,同时结合“仙”“雅”的主题定位,将君山银针、君山斑竹、洞庭秋月等君山特有资源在景区进一步弘扬。风景结合中国十大传统雅事,使游人“游遍君山、踏遍风雅”。
3. 保护生态君山
要严格保护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生态进程的延续性。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合理把控建设用地规模、防止破坏性建筑,控制君山风景建筑规模与体量)。在分类保护中尤其强调对林地、湿地、鸟类、古树名木、茶园的保护。营造山、水、林、园、湖的君山生境系统,强化环湖湿地保护与修复,重点对入口湿地和北岸湿地进行保护修复。
4. 打造文旅君山
从提质君山游览环境、加强游览体验等方面打造文旅君山。通过“君山十二景”的营建,做为君山文旅发展的抓手,传承君山文化,形成君山风景特色,丰富游人体验。君山十二景是结合君山历史上最有价值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总结提炼的,是最有君山代表性的名胜体验。

六、创新特色
1.风景与文旅融合发展、注重文化展现与体验:突破传统风景区详细规划框架与内容,探索风景与旅游共同布局,将景点建筑融入文化体验内容,让文化体验更贴近游人。
2.结合宋韵造园审美,以“仙雅”为特色,塑造君山特色,以宋代绘画作品为参照,打造君山十雅和君山十二景等特色场景。
3.强调多元生态系统的耦合发展:规划通过山湖一体生态格局构建,打通山湖间生态廊道,强化环湖湿地保护与修复,再现沙鸥翔集的洞庭印象。
七、主要贡献
1.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完美结合:规划研究了大量与君山相关的文化史料,以古地图、文献、诗词和绘画作品为基础,寻找君山文脉之根,在风景点布局和文化体验中予以接续和传承,力求恢复古时君山盛况。
2.以史定今,明确了景区未来发展定位:在定位时力求与岳阳楼形成差异化体验,岳阳楼代表了“家国天下,济世情怀”,君山则是“山水仙境,诗雅文心”。基于此提出君山的发展定位“洞庭仙岛,风雅君山”。
3.确立了君山景区是践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观,体现中国风景名胜特色即文化与自然高度融合的景区,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努力打造传世精品的建设目标。

编辑/倍伊
本文来自【中国风景名胜】,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洞庭仙岛,风雅君山” 风景文化传承与景区提质发展的规划实践04-28
省林草局组织专家现场考察白龙湖风景名胜区小三峡景区详细规划修改情况04-27
杭州淳安文创精品亮相意大利佛罗伦萨04-27
倒计时2天!大阪世博会四川活动周即将启幕04-26
临沧新发现认定7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实证中国-东南亚史前文化“中转站”地位04-26
探索“文旅+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屈子文化园并非只打“文化牌”04-25
黄河号子丨以全民阅读之力筑就文化强国之基04-24